上一页|1|
/1页

主题:伊犁州直农牧民住房的变迁

发表于2014-08-18

拥有安全舒适的住房是各族群众梦寐以求的愿望。伊犁州直各级党委、政府高度关注民生改善,积极落实各项住房保障惠民政策,让各族群众切身感受到住房发生的可喜变化。

图为农民的新房子

今年60岁的吴荣庆是巩留县牛场职工,当初他家住地窝子,如今搬进了新楼房。“几十年前,我们住的是地窝子。上世纪七八十年代,我们住上了土木结构的平房。改革开放以后,党的惠民政策越来越多、越来越好。2000年,我家修建了砖房,住房条件得到改善。”吴庆荣说,前不久,他家又住上了新楼房。“现在的新楼房和当初的地窝子相比,简直是一个天上、一个地下。住地窝子时,可真是苦。斜着挖一个大坑,上面放上几根木头,然后盖上席子,再铺上土,在斜面安一个门,这就是地窝子。一下雨门口全是泥,如果下大雨,水都灌进‘房子’里,让人无法住。”

2013年,富民安居项目惠及到吴庆荣一家。国家补助3万元,他家自掏12万元,购买了一套105平方米富民安居楼房。“你看,我平常浇浇花,早晚出来散散步、打打门球,和朋友聊聊天、跳跳舞,日子过得和城里人一样。”吴庆荣对记者说。

记者走进伊宁县阿热吾斯塘乡依孜别克塔木村,一股绿意盎然的清新气息扑面而来,尽显自然和谐之美。午饭后的农家小院,家家开了大门,村民们集聚在一起开心地聊家常。“我家院子里有葡萄架、果树,还种植了多种蔬菜。这里空气清新,绿色环绕,住在城里的亲戚朋友都喜欢到我家来住。”村民吐拉比说,“我活了70多岁,住上了这么好的房子,别提心里有多美了。”

对牧民而言,之前多少年来,他们“夏日放牧在平川,秋日赶羊上高山,冬春驻牧山谷间”。如今,在昔日的游牧区,人们看到的不再是星星点点的帐篷,而是由一排排新房组成,拥有配套文化、教育、医疗机构的牧民新村。

今年53岁的穆沙是巩留县阿尕尔森乡阿克塔木村哈萨克族牧民。他小时候由于牧区没有学校,10岁时就跟着父亲放羊;结婚后,他与父辈一样继续过着游牧生活。1978年冬的一场大雪,他家的80多只羊冻死了40多只。不久,三个月大的孩子出麻疹,由于缺乏护理知识,加上当时牧区没有医院,竟然转成了肺炎。他骑马抱着孩子,经过一天一夜的行程赶到县城医院,孩子经救治终于安全了。这段历史成为穆沙难以忘怀的记忆。

为了让牧民过上好日子,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初,州直在全疆率先对牧民实行定居进行了探索。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,牧民由半定居逐步过渡到全定居。以后,按照“三通、四有、五配套”标准,牧民定居点逐渐变得“一应俱全”,定居让牧民的生产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

如今,在州直广大农村,农牧民住上舒适的新房已不是什么新鲜事。自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以来,州直已累计投入资金145.3亿元,让15万户农牧民搬进了宽敞的新居。今年,州直投资31.8亿元的35800户安居富民工程也全面开工,农牧民的住房条件将会进一步得到改善。


上一页|1|
/1页